2024-04-20
科特勒对营销定义的几个关键词:1、创造价值(为用户);2、获得回报(提供价值);3、建立稳固关系(和用户)。
营销最基础的是4p理论,某种意义上,营销永远跑不出4p的框架。
在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传播这4个p中,对于真正做营销的人而言,不是从最后一个p——传播(promotion)开始学习,而是应该从第一个p——产品(product)开始。我们正在低估营销4p的价值,也在低估产品在营销中的价值。
疫情的发生,加速中国营销范式的改变,红利消失之后,我们必须回到如何实现更多溢价这个课题上来。溢价的核心就是产品,长期看,未来没有差异化的企业将不复存在!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基于本人和团队15年的实践和摸索,将一些经验和知识做梳理和思考,以期推动更多人掌握产品创新的基础方法。
由于篇幅过长,我们计划推出上下两篇文章,上篇主要谈我对产品的理解(重要性、是什么、本质性、命名、创新、可感知差异化);下篇主要谈我对价格的理解(定价方法、价格锚定效应、价格歧视、心理账户等)。
很多初创型企业,拳头产品不突出,却一门心思功夫在品牌上,其实是舍本逐末。
事实上,品牌,是靠产品“打”出来的。对于初创型的品牌更是如此。其先期影响力,必须要靠拳头产品实现。
产品,是营销战役的永恒“主角”。你们公司的拳头产品是什么?你能脱口而出吗?消费者都能说出来吗?
离开产品,单纯谈任何品牌课题,都是伪命题。
任何不建立于强大产品力基础之上的品牌营销,都犹如一座“空中楼阁”;任何寄希望于通过品牌营销弥补产品的短板的行为,都来得不切实际。
关于产品的理解,我谈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产品=符号
钻石、玫瑰、脑白金,就是最好的例子。
钻石从工业切割产品,转身为爱情信物;
玫瑰象征着爱情;
脑白金定位为礼品,从低价的“保健品账户”,转移到了高价值的“人际送礼账户”。
从这些例子里,我们赋予了产品是某种意义的化身、某种意义的象征,产品=符号。
第二个观点,产品=场景
产品通过与场景深度融合,变成了场景的解决方案。
比如简单的咖啡,置于不同场景诉求,就可以衍生花样繁杂的新产品。
咖啡+商务,是星巴克、COSTA;
咖啡+闲聊,成了漫咖啡、咖啡陪你;
咖啡+图书,在字里行间、雕刻时光;
咖啡+思想,就是方所、单向空间;
咖啡+方便=连咖啡。
在用户某个生活环节中(即场景),适时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以及关联的产品或服务(即产品),便能获得最大的爆发能量。
产品是需求的外化表现,任何产品都有本质。产品的本质,就是购买理由。
我们营销人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先有营销,后有产品”,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从消费端开始,洞察一个购买理由,这才是产品的价值所在。
所以,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开发产品的本质是开发购买理由;设计产品的本质是设计消费者的选择逻辑。
对任何一个领域的产品而言,直达事物本质,找到购买理由,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小米刘德讲过,做什么行业、任何产业,都要把这个行业的本质看清楚。他曾在公开演讲里提到做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插线板、小米净化器这三款产品的时候,就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找到小米生态链的打法。
今天,我们记住的小米移动电源,是它当时推出69元的价格,那也是全球移动电源产业的不眠产业。它之所以能将过去成本的100多、售价的200多,直接拉到售价的69元(当时市面的移动电源普遍200-400元),是因为他们捕捉到全球18650标准电芯可能有全球尾货的出现。就在那一年的时间,小米移动电源立马占据了中国移动电源40%的市场,每年需采购全球1/7的18650标准电芯。
对蚂蚁市场对理解,是在过去30多年的市场经济里,有很多领域并没有真正的巨头。插线板是其中的一个蚂蚁市场。在小米插线板推向市场之前,“公牛”是最大的,市占率30%;排第二的叫“突破”,占3%不到。第三名直接统计不出来了,市场被所有的小厂瓜分。
这也是后来小米找到这个市场的第二名“突破”,做出了小米插线板。
小米净化器的出现与当时北京雾霾情况相关。由此,在他们看来,净化器的属性发生转变——不再是普通的民用商品,小米内部管它叫战略物资(跟地震后的帐篷、核战后的面具具有同一属性)。小米净化器发布的第一年卖了不到100万台,第二年卖了200万台,收入17亿元。
三个小米的产品案例总结下来,说明要把一个生意做成,必须先了解它生意的本质,即是产品的本质、购买理由。
我希望每一个老板都重新回过头来思考,你的生意,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一场商业战争的本质,你才有可能打赢它。
先有词语,后有产品。有人说人类的存在,就是为给世界上的东西取名字。
命名即词语,所以命名一定要品类化。
命名即成本。理解命名,是需要成本的,记忆成本、传播成本,所以,在命名上,一定要用成本论来思考。
品类化:占据品类特性或购买理由的词语,等于你的产品命名,就拥有了绝对的解释权。比如周黑鸭、六个核桃,用户一听就知道是做什么,理解和认知成本比较低。
口语化:口语不设防,所以更容易实现人传人的效果。当品牌实现人传人,传播和记忆成本就会较低。另外,口语化更符合用户语言习惯,不是书面语,是日常沟通的话语,也就更容易进行传播。
口语化的昵称,这在护肤品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当说起前男友面膜(SK-II)、小棕瓶(雅斯兰黛)、小黑瓶(兰蔻)、小白瓶(玉兰油olay)、小银瓶(SK-II)、绿宝瓶(赫莲娜)、神仙水(SK-II)、小灯泡(SK-II)、黑/白绷带(赫莲娜)、红腰子(资生堂)、大白罐(丝塔芙)……这些外号时,就像在对暗语,貌似不懂这些暗语的人,都皆非我类。
说起创新,相信很多人会对创新都有或有过误解,觉得创新就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我们说,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独一无二的创新,是少之又少的。
对于创新的原理级知识,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提出了五个创新方法论: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来源;
(5)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简而言之,就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的是,创新的本质是旧元素的新组合,不是技术。
最伟大的产品创新:铅笔+橡皮,同时解决了用户写字和擦除的需求,简单的相加,有超乎想象的作用。
以小米之家的商业模式为例,展开来写关于我对创新——重新组合的理解。
在我们的认知里,手机、充电宝、手环等是低频消费品,但所有低频品类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高频。
为此,小米之家现在有20-30个品类、200-300件商品,所有品类1年更换1次,相当于用户每15天就有机会进店来买。这次买了手机,过段时间可能买个手环,再过段时间可能换个蓝牙音响。
这样,就把1年来1次买手机的低频,变成了每半个月来1次的高频,把进店没东西可买的低效流量,变成了进店总能买走几样东西的高效流量,解决了流量问题。
为什么普通吹风机,仅仅只要89元的售价,却是销量平平?
为什么戴森吹风机,前所未有的高达2999元的售价,销售却是异常火爆?
单从功能维度来看,戴森吹风机的确无法产生超过30倍的溢价。显然,用户愿意支付溢价的是戴森吹风机可感知的价值。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喜家德虾仁水饺为凸显每一个水饺都有虾仁的差异化卖点,将水饺做成长条形(原创一字水饺);
高露洁冰爽牙膏为呈现“冰爽因子”,以“冰晶蓝色”膏体,打破过往牙膏白色膏体的固有印象,“清凉”感知扑面而来;
胡姬花花生油以“古法花生油”区隔竞品,在符号上,通过“古代油桶包装”进一步强化“古法”的认知,让用户可感知其“更香的配方”(价格也更贵);
……
我们深知差异化的重要性,但不要忘了,用户可感知的差异化才是差异化,才是有效差异化。商业竞争中,用户愿意为之付费的一定是企业具有“可感知的差异化价值”。
如何评判是否可感知?很简单,那就是把产品放到用户面前,还需要解释“这是什么”,那基本上就不是。
商业中的所有学问,几乎都可以从价格角度切入。
某种程度而言,定价就是定位,定价就是定生死。
虽然定价问题很复杂,但我还是希望能提供一个基础的定价思路和思考框架。
有三种影响定价因素,它们分别是成本、对顾客的价值、同行或者竞争对手的价格 。这也就是科特勒讲过的基于成本、基于顾客价值、基于竞争的三种定价策略。价格制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三个问题:成本是价格的下限;竞争品的价格和替代品的价格为定价提供了参考点;顾客对产品特性的评价是价格的上限。
最终让用户购买产品的不是定价标签上的数字,而是取决于用户对产品的“价值”定义。价格即感知,感知即认知,认知即经历。
以厂商在产业内经营经验的多寡,作为定价的主要依据。先设定一个市场占有率目标,通过经验曲线来预测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幅度,然后直接降价到预期的生产成本附近。
一般而言,形成经验曲线的原因有三项:分别是:学习效果、科技进步、产品改善。
反向定价法,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逆向推算产品批发价以及自己从事经营的成本和利润。测定的标准主要有:
(1)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及其变动趋势;
(2)产品的需求函数和需求价格弹性;
(3)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水平;
(4)与同类产品的比价关系。
谈到定价,我们始终无法绕开定价权一词。定价权,是公司对其产品价格制定拥有主动权,若改变产品定价不会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往往可以通过提价,将新增成本传导到下游。
但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这么幸运,因为定价权并不掌握在多数企业手中,而在极少数头部企业(市占率高)。
在价格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价格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先开价的优势。因为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锚定。人们做判断的时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支配,所以,不管谁先开价,这个价格就成了“锚点”,之后对方再怎么砍价,基本上都会围着这个价格转。
由此启发我们,在不改变价格的前提下,如何还让用户觉得产品便宜啦?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参照物:放一个价格更贵的参照物,让消费者通过对比发现你的产品并不贵。
明星产品一般的作用,就是价格锚点。去到一个门店,聪明的导购员都会先向你推荐品牌的明星产品,起到价格锚的作用,但卖得最多的还是利润产品(价格没有明星产品那么贵的产品)。
价格歧视,实质是一种价格差异,可以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数量、不同的套餐组合导致不同的价格。可以将价格歧视分为三个等级:
可口可乐为例,它推出复古风味产品,主要在盒马鲜生、沃尔玛、进口超市等中高端大型卖场售卖,就属于个性化产品,满足小而美的需求。
这款产品售价18-25元左右,任何人都会觉得贵,但因为独特的复古包装、不同日常的口味,总会有人愿意为其“拔草”尝试。
如果去景区,只有一家商店,没有别的选择,在这里买一听可乐,可能比商超贵好几倍,你会不高兴吗?多少会有一点。不过,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毕竟景区收费高,这里的供需关系本来就不平衡,贵一点,也能接受。
如果有人向你推销进口巧克力,买一盒吧,很好吃。你会觉得200-300块,这太贵了。
但只要他变一种推销方式,巧克力意味着一份浓浓的爱意,最适合送给爱人呢?你会觉得才200-300块,太划算了!
还是同样的产品,试着换种说法可能就改变了顾客对商品的认知。那是因为客户的钱,是按照各种需求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提出的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开支可以分为:生活必需开支、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开支、情感维系开支、享乐休闲开支、炫耀型开支。
当前,我们所做的很多营销,目的无不指向从低价值心理账户转移到高价值心理账户,让用户掏更多钱。
所以,对于有些商品来说,是价格敏感型,有些却不是。很多时候,客户觉得贵,那是因为你放错了他的心理账户。
为什么免费是一种模式,高定价的限量款也是一种模式?
为什么天天低价有人排队,奢侈品门外也要排队?
为什么低毛利公司可能有不低的股东回报,高毛利公司可能有并不高的股东回报?
价格问题可谓不简单。
我们时常听到“性价比”这个词,它是不是商业圣经呢?”
答案当然不是。
德鲁克说,商业的目的在于创造顾客。性价比是创造顾客的路径之一,但不是唯一。
性价比不是个事实,而是个认知,是用户凭感觉得来的认知。性价比不是讨论绝对价格,更不是低价,而是比较优势。就是同等价格性能最好,同等性能价格最低。
有些产品贵一点,往往是正向叠加作用。如钻石、酒。
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就在于除了功能属性之外,具有稀缺属性(物以稀为贵,供小于求,也就显得贵重)、社交属性(白酒的核心属性始终是社交,包括公务、商务、礼品、消费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人、巴菲特最重要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这样说到,“提高销量,有时候提高售价是正解”。
(1)奢侈品,提高价格能够改善其“炫耀”功能,让消费者认知“高价=炫耀”;
(2)耐用品,看到更高的商品,往往不是认为它卖贵了,而是认为它拥有更好的质量,高价=更好质量;
(3)提高价格,把额外的利润以合法的方式使用,用于改善产品性能或者销售系统;
(4)提高价格,把额外的利润以不道德方式促进销售,比如贿赂经纪人。
销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价格,是驱动一个企业盈利的四大杠杆。分别提高这四个要素1%,利润分别增长的是3.28%、6.25%、2.4%、10.29%。提价5%,利润提升20%。
从这里可以看出,良好的定价,是拉动利润的最佳杠杆,价格提升,是大杠杆。
大致在过去的10年间,伴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业由过去的性价比、价格战,走向一场价值创新和品牌化的转型。如白电领域的卡萨帝、Colmo;厨电领域的方太、老板电器;手机领域的华为、OPPO、vivo、小米;乳业领域的特仑苏、金典;服装领域的安踏、波司登……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的时代,只有跟得上时代浪潮的品牌,才能长期立足!
贝佐斯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们经常问我,未来10年什么会被改变?却从来没有人问我: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在零售业,我们知道客户想要低价,这一点未来10年都不会变。
低价,永远是零售的本质。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做便宜的产品,永远有市场。
如何做便宜?低价,不是因为你把利润让出去,而是你倒逼自己,通过诸如成本的重构、供应链的重构,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接下来,我将通过案例带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成本重构、什么是供应链重构。
你是否想过,中国最牛的西式快餐企业是哪一家?如果以开店数量来看,既不是肯德基,也不是麦当劳,而是华莱士。
确定低价策略之后,我们都知道赔本赚吆喝只能支撑一时,如何才能长期维持低价摆在其面前,于此,开启了成本重构之旅:
门店费用高?砍!选址大多避开租金昂贵的核心商圈,而是选择学校、小区附近的次级路段,这就省下了大笔的租金和水电成本。
人工成本高?砍!员工成本极致压缩,忙的时候,员工往往需要身兼数职,诠释了不想当保洁的前台不是好的炸鸡手。
产品成本高?砍!在产品的用料上,也会相对进行“节省”,比如生菜叶子。
瑞幸2021年门店数量超过星巴克,成为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无独有偶,瑞幸门店数量激增,其核心因素也是建店成本的重构。零售的核心是开店成本,对比星巴克几百万级的开店成本,瑞幸把自身开店降到几十万,关键在于选址“非商圈“以及规模的“小”,以此极大重构咖啡门店的开店成本。
开店成本降低后,瑞幸福再反手修炼一个绝活通过互联网发优惠券和预付费的方式获得流量,快速实现进账。与此同时,客源的累积,帮助门店从建店期导入平稳运营阶段。
比亚迪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高成本设备生产转化为人工生产,压缩成本,获得盈利空间。
我们知道高档餐厅,它之所以贵,很大程度在于服务人员、服务环境、服务体验的成本。
对于中山海鲜大排档来说,为更多吸引中山周边,如广州、东莞、深圳等爱吃海鲜的食客们前往中山,吃海鲜,其杀手锏就是价格便宜。
对于一线城市动辄上千的消费来说,去中山则需要几百的消费是便宜的。在食材保证“正”的基础上,那就在服务上不下功夫。它可能在夏天也没有空调(减装修成本),在整个吃海鲜的过程中,要靠全自助,而非服务员(减人工成本),让经营成本趋于最小化。
现金、大单、超级供应价,为什么拼多多那么便宜?
中国的一般消费品行业,基本都是供大于求,如何整合当前的供应链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这要求企业能把握供应链资源,创造独特的经营活动。
在电商行业,拼多多就做到了超级供应价。通过预售和交付的时间差,拿着大单和现金,倒逼供应链将毛利降到极致。
如果卖一包纸巾可以挣2分钱,厂家愿意吗?肯定不愿意,卖力又不讨好!
那如果是几百万的大单,就有很多工厂愿意接了。在订单稀薄的情况下,至少确保成本的覆盖之下还有微薄的利润,不然只能等待破产。
我还想说,商业,是一道无形、非常难解,但有无数公式可解的数学题。
这也是商业的有趣之处,是无法抽象出万能公式的。
这里面很多解题之道、破局之法需要自己,多花时间慢慢地品、试、思索、总结、改进。
某种意义上,商业,是一门经营学。我们千万不要让方法论制约商业的逻辑、商业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