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汤飞

    创始人汤飞的公众号

    关注获取更多战略营销观点

  • 关注锐意

    关注"锐意"

    获取更多超级案例

下行周期的品牌辩证法:锐意5城6站高铁联袂绽放

    2025-08-21

当寒意笼罩市场,绝大多数企业正忙于收缩战线、削减预算,特别是将品牌广告投入视为首要精简目标时,总有一些“少数派”选择逆势而上。


8月,战略营销咨询公司——锐意战略营销咨询做出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其品牌形象广告同步登陆——杭州东站、上海虹桥站、深圳北站、深圳东站、南昌西站、汉口站5座核心城市6大高铁枢纽站厅,以巨大的冲击力闯入南来北往商旅人群的视野,在嘈杂的环境中清晰传递其核心主张——“更懂战略,更能落地”。

 


这并非一次常规的品牌曝光。在宏观经济充满挑战的当下,一家以“实战”为标签、客户群体高度聚焦B2B决策者的战略咨询公司,反而选择此时重金押注线下大交通场景,其背后策略耐人寻味。锐意此举,恰恰为其所倡导的“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的战略定力,写下了最直观的注脚。

 


一、经济周期波动下,为何“沉默”才是最大的风险?

市场下行期,传统观念倾向于“广积粮、缓称王”,认为削减品牌投入是控制成本、安全过冬的理性选择。然而,这往往是一种危险的短视。


(一)噪音的消失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共识真空

当竞争对手普遍陷入沉默,你的声音会变得异常清晰和响亮。此时每单位投入所能换来的心智穿透力,数倍于市场喧嚣时期。锐意选择高铁这一拥有高质量、高净值人流的核心通道,正是在捕捉这一稀缺的窗口期,以集中式的饱和攻击,高效触达那些在经济换挡期最焦虑、也最渴望找到新增长路径的企业决策者。

 


(二)逆势投放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信任状

它传递出的信号远不止于品牌名称,更暗含了关于自身经营状况、行业信念与未来信心的深层信息:我们依然强大,我们对未来乐观,我们正持续投资于未来。这种强势姿态,能够转化为客户、合作伙伴及员工心中的强大信心和安全感,构建起深厚的品牌信任壁垒。对于锐意这样需要与客户建立高度信任关系的咨询公司而言,这种无声的“实力宣言”比任何销售话术都更具说服力。

 


二、B2B品牌建设:从“被动隐身”到“主动唤醒”

长期以来,许多B2B企业,特别是专业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我们的客户是少数精准的企业决策者,因此不需要大众层面的品牌广告,依靠销售团队和案例口碑足矣。


锐意的高铁投放,是对这一传统思维的彻底颠覆。B2B决策同样是人做出的,而人深受品牌心智的影响。一个长期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机构,即便在专业小圈内享有盛名,其市场地位也往往是脆弱和被动的。它的获客模式更像“狩猎”,严重依赖销售人员的单点突破和关系营销,成本高且效率不稳定。


 

而强大的品牌建设,则是在广袤的土壤上进行“农耕”。它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和品牌曝光,在广阔的目标客户群体中预先埋下“认知种子”,建立起专业、可靠、领先的品牌印记。当某位企业高管在旅途中多次看到锐意的广告,其核心主张“更懂战略,更能落地”在他心中播下了种子。此后,当他所在的企业正巧面临增长困境,需要寻求外部战略咨询时,锐意就会成为那个“被瞬间唤醒”的首选项。这种“主动唤醒”式的获客,效率与价值远高于陌生拜访。

 


因此,B2B不是不需要广告,而是更需要能够精准触达决策者、并有效传递复杂价值主张的优质广告。高铁站,作为高净值商务人群的绝对聚集地,完美契合了这一需求,实现了高端场景、目标人群与品牌信息的精准匹配与高效共振。

 

三、锐意投放:一场高度战略自洽的“实战演习”

锐意此次投放,它用一场真实的品牌战役,向现有及潜在客户生动演示了何为“更懂战略,更能落地”——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战略咨询,更能身体力行地运用战略思维解决自身的品牌增长问题。

 


17年的战略咨询沉淀,让锐意深刻理解到,真正的战略不是为了在顺境中锦上添花,而是为了在不确定性中穿越周期,敢于坚持做“对的事情”,哪怕这件事在短期内是“少数派”的选择。

 

越是下行周期,市场越是奖励那些真正理解品牌长期价值、敢于逆向投入的“少数派”。锐意此次在5城6站的联袂绽放,无疑为中国市场上了一堂生动的实战课: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周期,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