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周期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常常谈新的话题。
其实中国从古代对周期就有自己的认知,像“生死有命”,“顺势而为”、《易经》所讲的“否极泰来”等这些词背后,都表达了对周期的敬畏;
英文的一些俚语,“Go with the flow” “Ride the wave”,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万物皆有周期。
而当下的中国,各行各业正面临着经济周期、技术周期双重叠加的影响,不确定性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旋律。
而在这个周期内,我们时常观察到“速生速死”的现象:一方面,享受时代的红利,乘风而起;另一方面,又随着时代红利的消失,迅速走向灭亡。
这样的例子在近几年大热的新消费品牌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果真是“网红易,长红难”吗?
但我们也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国外品牌,历经百年依然觉得年轻,依然是当下消费者主流的选择。
优秀企业往往具备慰平行业发展周期并再次起飞的强大能力!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一是,供应链能力;二是,深度分销能力;三是,心智认知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说:“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当下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效率,是宇宙的总法则。
供应链,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效率。
供应链能力高低直接反应在企业成本模型、毛利、现金流使用效率等财物指标上。
在过去10年里,中国消费品投资赛道非常热,在新人群、新需求、新供给的背景下,食品饮料、服装、美妆个护、电器等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优秀的品牌公司崛起,中国消费者对于新国货的自信也在快速建立。
这些受到资本热捧,正在尝试跨越周期的新消费品牌,他们具备什么共性?创始人都是极致的产品主义者,另外他们都非常重视研发和供应链。
也就是消费赛道投资圈一直流传的这样一句话:起势在流量,成败供应链,重生在科技。
案例:
倍思成功的真因:深圳数码配件供应链
我们服务的倍思客户,从2012年起步,8年从0爬到15亿的规模,而疫情三年更是实现15亿到50亿的跃升。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倍思能在短时期内成为数码配件品牌的消费者首选TOP3,有三大成功的真因:一是,产品的再设计能力,何总工业设计出身,是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倍思的产品美学,是“产品+体验”的美学;二是互联网电商的红利;三是,依托于深圳数码配件供应链,供应低成本、快效率,为数码配件“逐草”行业的特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句话总结,无论是穿越了多轮周期的伟大企业,还是尝试跨越周期的优秀企业,供应链都是他们关键的胜负手。
如果营销是一场战役的话,终端就是营销的决战现场,也是品牌的终极战场。
得终端者得天下。
正如任正非所言,终端真伟大!
而终端真伟大的前提,唯有笨功夫、笨人、笨公司,才能实现压倒性胜利。
品牌势能下的渠道下沉
中国本土营销铁律,是品牌势能下的渠道下沉。
今天成功的品牌,很多就是凭借其广泛的知名度实现强大的分销网络,迅速占领市场。
通过上万家经销商、数十万家分销商,构建起数百万个深度分销网点,把产品呈现在数亿用户面前。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多元市场形成巨大的战略纵深。这种战略纵深今天仍然保护着许多区域品牌,使其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些区域品牌,凭借着毛细血管般的存在,就算头部品牌打进来,也无法打过,正如俗话所言,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深度分销案例之好太太
我们服务的好太太品牌,是深度分销能力建构的典型代表。
20多年里,在全国区域有3万多个网点。不仅网点数量多,深度分销能力强,好太太最为牛逼的一点是,将分销网点还当成广告位使用。
一个门头就是一个广告位,1000个门头,就是1000个广告位。30000个门头,相当于有30000个广告位。
这个数字非常恐怖。
深度分销案例之迅达厨电
继续以我们服务的迅达厨电客户为例:
业内有一句话,在湖南,方太、老板再牛逼,也无法干过迅达厨电。为什么呢?迅达厨电的能耐就在于深耕湖南市场40年,在广大的湖南区域,从市-县-镇三个不同层级的行政区,都分布着迅达品牌的体验店、专卖店、KA、分销网点等不同渠道业态的门店终端。
而在我们服务迅达品牌期间,从2017年率先开启的千乡万镇合伙人计划到2023年的“巅峰行动”以及2024年开展的乡镇百万大店项目,都是在深度分销能力垂直建构。
德鲁克认为企业只有两个功能:第一,创新,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通过市场营销,成为顾客心智中的首选。这两个功能才是企业增长的根本路径。
面对不确定性,很多品牌选择了追逐流量,寻求短期增长,也最终在冲击之下出现发展甚至是生存的问题,无不证明了——流量不是生意增长的根本,留住人心才是。
而这个“人心”正是品牌,正是心智。
品牌定位,就是要在消费者心智中找到你自身独特的商业位置。
意味着消费者想到某个品类,就会条件反射般想起这些品牌,品牌已经成为标准、成为常识、成为不假思索的选择。
如何打造品牌?
一般来说,面对陌生顾客,品牌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你是谁?第二,你有什么;第三,何以见得。
如果你还在研究如何夺取流量,还在玩促销打法,你会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忙。
因为你忙的不是本质,你还没明白创新差异化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差异化价值是否打入了消费者心智?
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
只有坚持品牌投入的公司才能真正穿越周期。
30年前,奥美总裁奥格威曾说:钱没有投资在品牌上,你就会花在促销打折上。钱投资在品牌上,品牌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钱花在促销打折上,则会越促越少。
所以说,有“道”的公司可以穿越30年,甚至更久,而只有“术”的公司,往往面临“网红易、长红难”的困境。
100年后,依旧如此。
特别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消费者只会把钱花的更稳妥、更谨慎,确定性更强、信赖感更强的品牌上。
这时候,深受信赖的头部品牌就会聚焦更多消费者。
也正因此,大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往往越强。
纵观世界范围内,战争、经济风暴等因素让中小公司受到重创,但大品牌,尤其是头部品牌不仅能度过危机,甚至获得更高的市占率。
如何理解新消费的机会是什么?
我的看法是:新人类、新需求。抓住了新人类、新需求,就有机会开展新爆品,完成创新。
但近些年我们也看到,爆品不断被模仿,还没有形成护城河的时候,价格就被不断内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并且随着某个品类越来越拥挤时,大家都在投流,流量成本递增,最后大家都不挣钱。最后淘汰的也是这些公司。
而那些所谓传统的,具有强大供应链能力、深度分销能力、心智能力的公司不仅没有被淘汰,还真正穿越了周期。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减少一些投流的动作,多一些聚焦到核心的问题当中去。
做确定性的、可以重复的、可以被累积的事情,结硬寨,打呆仗。
我们回头来看,今天中国市场最赚钱的消费品牌大概都诞生在20年之前。
传统消费品牌有大量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一,学供应链能力。掌握不了供应链,没有规模效应,你的1/3利润就没了。
第二,要学线下渠道能力,深度分销能力。你可以看到今天的元气森林拥有100多万终端、妙可蓝多拥有百万级终端,本质上都学习了老消费品牌的长处,丢掉了新消费品牌的一部分特质。
第三,要抢占心智认知,品牌建设能力。虽然流量的红利结束了,但是品牌的红利正在展开。
因此,我觉得新消费真正的未来在于——
起盘时,抓住新人类、新需求和新流量红利,利用互联网这个阵地来低成本试错;
起盘后,要敢于回归传统,从供应链和渠道终端入手,把分销做扎实;
再然后,聚焦品牌核心价值,成功打入消费者的心智认知。
最后的话
当下的周期下,人口红利消失、流量成本高企,这两个增长的挑战已经成为常态化,而线下流量腰斩、传统电商红利不再、兴趣电商很难盈利三大挑战也浮出水面。
对于那些立志穿越周期的企业而言,就我个人可以分享的经验就是——
绝对的战略定力、超前于市场的长期投入,建构供应链能力、深度分销能力、心智认知能力。
在环境波动中,不被假象、噪音所迷雾,逆时从容应对,顺时抓住机遇,实现长远增长!